今天上午(10日-10日),由海门、洋山组成的中国海警圆满完成2025年北太平洋公海渔业执法巡逻任务并顺利返港。这是中国海警第十次赴北太平洋公海巡逻。此次航行历时31天,航程17500多海里,历时1409小时。
巡航期间,根据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和《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相关规定,无敌舰队加大了公海违法行为的宣传力度,并查实了北太平洋公海注册船舶的信息。共观察记录来自不同国家的渔车69辆,骑行回顾10辆。有效履行了国际公约义务,维护了北太平洋渔业的成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问题专家 杨晓:这些活动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打击非法捕捞活动,特别是在海洋渔业保护领域,为海洋资源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执法力量。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北太平洋渔业资源公约缔约方,履行国际义务,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特别是自从我们广告检查和实施以来,我们在现场检查活动,包括渔业管理活动中展现了我们的专业精神。
专家表示,由于我国是海洋捕捞大国,也是《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成员国,派舰艇赴北太平洋执行任务的中国海警《渔业巡逻法》对于保护海洋渔业优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警因参与北太平洋公海渔业执法,以专业、良好的行动,为建立全球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力贡献。
杨晓:我们坚持在国际海域履行国际义务,开展海上执法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们提升了执法能力,搭建了国际合作的渠道和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们的海洋执法能力。
杨晓:每年的工作和持续的执法活动对于我们落实海洋管理战略思想来说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当我们走向海洋和远海时,我们的执法力量必然向远海和世界各地拓展,这是我国海洋力量走向深海、远洋的重要支撑。